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黄羊川 被网络改变的地方

    信息发布者:七星粮仓
    2017-02-21 21:43:47    来源:2012-05-08 作者:摘自《网易》   转载

    黄羊川,被网络改变的地方


    10年前,黄羊川名不见经传。今天,她已成为“中国网络城乡”第一品牌。

          黄羊川,一个被网络改变的地方。而且,还在继续改变。

          传奇“网事”

          古浪县城东南25公里处便是黄羊川。

          10多年前,这个偏僻小镇名不见经传,如今,它的身上贴着诸多炫目的标签:中国第一网络城乡、“千乡万才”网络人才培训基地、古浪县万亩高原夏菜基地、万亩旱作农业基地。

          走在黄羊川,只要你问及小镇嬗变的缘由,人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吐出两个字“网络”,讲出一段被“格式化”了的传奇“网事”

          1999年10月,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一位名叫彭海纳的工程师来到黄羊川支教。

          2000年国庆,英业达天津公司总裁林光信先生来到了黄羊川。在“荒凉得让人绝望”的黄羊川,他发现当地学生“体格羸弱,面有菜色”,于是要求尝尝他们的伙食。结果,他吃到了一碗“偶尔可以捞到一些碎肉”的“汤面”。

          林光信大为动容,当场表示每月寄2500元给学校,保证“这些孩子每周能吃上3顿有肉的汤面”。

          林光信认为,物质上的帮助不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办法。于是,他想到了网络。

          不久,林光信帮助黄羊川职业中学申请了互联网账号,邀请两名教师去英业达天津公司学习网络知识,并为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建起了校园网站。

          林光信的行动,引起了他的大学同窗、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的关注。彼时,这位成功的台湾企业家,正在祖国西部的12个省区逐个走访,寻找西部开发之路。

          2000年底,温世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在西部选1000个黄羊川这样的村镇,培养1万名西部软件工程师,从农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“千乡万才计划”应运而生。

          2002年10月,千乡万才科技(中国)有限公司在黄羊川成立办事处。2002年5月,国际会议中心破土动工。那时起,网络这种“看不见、摸不着”的神秘东西在这片古老而荒凉的土地上生根。

          2003年底,温世仁猝然离世,但他主导的“千乡万才计划”并没有搁浅。

          孩子因网络而变

          初春的黄羊川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,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匆忙,写满了春播的希望。

          距离镇政府不远的公路边,一座红色的教学楼静静矗立着。除了不远处的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,这栋楼是小镇最气派的建筑。这便是黄羊川最早“触网”的地方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。

          这所中学是“千乡万才计划”的会员学校之一,共有学生1400多名,电脑140多台,多数都是温世仁生前捐赠的。通过这些电脑,这里的学生学会了网上冲浪,学会了制作网页。

          胡万龙,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信息教研组组长,也是最早参加英业达天津公司网络培训的学员之一。4月2日下午,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二楼的信息中心内,胡万龙正在给学生们上计算机课。

          胡万龙所在的信息中心有两个功能,平时为学生教授计算机课程,周末或节假日,培训当地农民。提及网络对黄羊川的改变,他感慨万千。“最明显的变化是,跟10年前相比,孩子们的知识面广了,知道外界的信息多了。”他还自豪地介绍说,该校创办的“西部故事网”,发表西部故事200多篇,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,获得了4200多元的奖励;学生制作的网页,在2008年世界网页博览会上,获得了优胜奖。“10多年前,黄羊川的很多学生没有听说过网络。现在,从初一就开始教授计算机,网络把孩子们引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。”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校长王国祥这样说。

          黄羊川镇街上,有两家小网吧,农闲的时候,这里座无虚席。“上网的主要是20岁至30岁之间的人,网络已经成为这些年轻人农闲时最主要的休闲方式。”远航网吧老板田多礼说,这些小伙子,正是黄羊川10年前第一批“触网”的孩子们,10年后,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。

          生活因网络而变

          一棵树村距黄羊川镇政府约5公里,54岁的朱佰寿就住在这里。去年10月,老朱花了几千元买来了一台电脑。

          “我不识字,主要是让娃娃们上网,帮我查些农业方面的信息。”老朱憨厚地说,“电脑是个好东西,种菜有了问题,上网就能查出原因。”

          像朱佰寿这样,农闲上网,农忙下地的“网络农家”在黄羊川并不鲜见。

          网络改变着黄羊川人的生活习惯,也改变了这里的农业产业结构。

          2001年,胡万龙在网上发布了一则销售蘑菇的信息,半个月后,他家的3000斤蘑菇全部销售出去。这是黄羊川完成的第一单网络交易,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。

          网络也能做生意?这让很多农民感到新奇、兴奋。

          此后,胡万龙经常把网上的需求信息和价格写在一块小黑板上,农民们则“按图索骥”,将豌豆、土豆、芹菜和中草药销售出去……

          2002年,通过电子商务,黄羊川人完成网上交易30多万元。2003年11月,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正式注册了电子商务部。

          网络就像一扇窗户,一旦打开,信息便扑面而来。

          2003年,一棵树村的几位村干部利用网络知识尝试在自家的农田里种植蒜苗,没想到当年大获丰收,一亩地收入超过3000元。而此前很多年,这块土地种植小麦的产值不过300元。

          蒜苗种植让一棵树村村民尝到了甜头。2004年,在村干部的带动下,一棵树村大面积种植蒜苗、芹菜、娃娃菜等高原夏菜。

          这一年起,一棵树村民学会了“向网络要效益”:上网掌握市场信息、学习农业技术,寻找销售渠道。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,村民们通过网络,尝试参与网络农业订单。

          2005年起,“一棵树模式”在古浪县引起关注,政府因势利导,积极调整黄羊川及周边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。

          一棵树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国告诉记者,该村共有312户人,2010年,全村户均年收入4万-6万元的有21户,2万-4万元的有52户,1万-2万元的也有85户。而10年前,该村户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。

          记者从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了解到,近年来,该校累计培训农民学员3600多人次。如今,黄羊川电子商务部已累计促成网上交易130多万元,每年为地方带来500万元的收入。

          一棵树、周家庄、张家墩,这些原本贫瘠的村庄,如今道路整洁,农舍一新。田地里,蔬菜大棚一个挨着一个;梯田里,人们正忙着种植地膜马铃薯。“一切归功于网络。”黄羊川镇党委副书记朱培龙说,眼下,黄羊川镇已建成万亩高原夏菜基地1个,万亩旱作农业示范点1个,千亩以上旱作农业示范点8个。娃娃菜、芹菜等高原夏菜和旱作马铃薯远销国内很多城市,催生了一大批马铃薯种植大户、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户,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